VIP電郵 2/12/2018 VIP電郵即是付費電郵,付費電郵有效阻截群發電郵,而且對內容有審查,簡單符號或者廣告成分的電郵通通能攔截。除此外,功能亦比較免費電郵強大很多。不少專業人員願意付費使用這類電郵,用於商業用途。 電話: (852) 3959 3330 電郵: Sales@eDM-Emai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濫發電郵 2/05/2018 因為發電子郵件成本基本上是零,所以造成廣告公司濫用這個渠道宣傳公司或產品,這些電郵叫做「垃圾電郵」(SPAM,Junk Mail,Junk E-mail)。 濫發電郵發送者會在不同渠道收集潛在客戶的電郵地址,他們亦可向一些售賣人家電郵地址圖利的商人,獲得這些清單,清單內含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電郵地址會洩漏個人資料嗎? 1/29/2018 個人資料記錄於電郵上,很容易被人盜用,電郵地址是起底行為中其中一項會被搜索出來的個人資料。 起底者會利用受害者的電郵作跟蹤及騷擾之用,並會向受害者的電郵以「功德圓滿」的方式進行轟炸(註:功德圓滿是一個惡意軟件的名稱,主要是利用傳送大量電子報,再轟炸受害者的電郵信箱)。有時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為什麼高登討論區禁止使用免費電郵地址註冊成為會員? 1/22/2018 香港高登討論區(Hong Kong Golden Forum),又名高登討論區,簡稱「高登」,是自2000年代起,香港具代表討論區網站之一。它是《香港高登》網站(Hkgolden.com)其中一個分支。該網站為一個提供各類電腦硬件價格等資訊,和電腦二手市場的門戶網站(Portal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ISP-Email重要性-725高登免ISP電郵註冊事件 1/15/2018 香港高登討論區突然於2008年7月25日,開放提供沒有持有互聯網供應商、學校或公司電郵的用戶註冊,造成一批一直因ISP E-mail門檻而無法申請高登帳號的網民大量湧入高登吹水台;引致部份舊會員和新註冊會員對立,此事稱為725高登免ISP電郵註冊事件或725之亂。 當日約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ISP-email在起底中使用 1/08/2018 起底(doxxing;又稱為人肉搜索或人肉搜尋),是指查出對方的個人資料或相片等個人私隱資訊,然後公諸於世,用作「網絡公審」。「起底」被視為現今資訊安全分類當中,其中一項資訊威脅。 「起底」於高登討論區非常盛行,部分被視為小朋友的高登會員曾以「起底」為榮,在2005年還自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ISP-email 1/01/2018 ISP-email是指由ISP提供的電郵服務。 ISP需要申請者(公司、團體或個人)提供真實的個人資料才會提供電郵服務,部份ISP的電郵都是需要另外付費,或者部份ISP會在申請互聯網戶口時同時提供電郵服務。申請得到批准後,申請人會得到一個由ISP提供的電郵地址,這個就是ISP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網上推廣資源-WeChat / LINE / Whatsapp 12/25/2017 平台性質 Whatsapp 是用來做人與人之間或群組之間的交溝,私穩性高,但是由於 Whatsapp 一直被視為沒有廣告的社交媒體 ,因此發展上只限於人與人而不是公司對人的平台,有些人想用 Whatsapp 群組做推廣,馬上引來人們的反彈。相反 LINE 及 WeChat 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如何提高收件者回應率?(一) 12/18/2017 每日早上回到辦公室第一件事情通常是開啟電腦後,立刻查閱電郵信箱。如今,閱讀電子郵件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(每天至少查閱一次)。隨著電子郵件日益普及和重要,這已續漸成為其中一種最強大的媒介,可以用於跟網上用家、你的客戶和潛在客戶互相聯繫。以下文章將介紹 15 項有關電郵推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提升電郵行銷績效的7大策略(一) 12/11/2017 在現今社群網站行銷和智慧手機行銷當紅之際,Email廣告行銷已經日趨於沒落,儘管如此,直到今天我們在收電子郵件時,還是有收不完的廣告信件,因為這個老方法仍然不失為一個便宜且便利的行銷渠道。 相信現今大家應該都有好幾個Email信箱,以我而言,每當一個信箱被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如何提高收件者回應率?(二) 12/04/2017 *星期二 / 三早上通常獲得較高回應率 網上調查發現星期二/星期三向外發放電郵推廣活動是效果最好的。一星期中的這兩天,一般用家會較願意溝通,簡單而言,會有更大可能性閱讀你的電郵內容及點 ? 鏈接。相比一星期中的其他日子,你會在星期二 / 星期三獲得較高的電郵推廣活動回應率。人們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如何提高收件者回應率?(三) 11/27/2017 *提供優惠 / 禮品吸引用家訂閱電郵 若你想擴大郵寄名單,在電郵推廣活動中你可以免費提供如:電子書或折扣優惠券給用家,以吸引他們訂閱電郵通訊。設立自動電郵回覆程式,在他們訂閱了你的電郵通訊的 1 小時後,可即時收到免費優惠禮品。 *在電郵下款加入你的署名 不要忘記在電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如何提高收件者回應率?(五) 11/20/2017 *一致性是關鍵要素 若你進行推廣電郵通訊計劃或頻繁的電郵出版物,保持每期外觀、風格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。一致性能維護及增強品牌形象。建立一個通訊的版面設計,並用它作為每期通訊的基礎。 *按時按候傳送 若你的電郵推廣活動是定期性的,請務必把它在同一天、同一時間發放(如: 每個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實效電郵行銷的14項秘訣(一) 11/13/2017 書寫有效的電郵行銷電子郵件,是成功網絡行銷中不可或缺的要素。 以下是一些需要留意的要點: 1) 繞過守門人 正確的電郵郵址,能確保您的郵件送到正確的電子郵箱,減低不被閱讀和丟棄的風險。 2) 善用電郵主題 在吸引收件人注意和閱讀電郵方面,電郵主題欄極為重要。有效之主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實效電郵行銷的14項秘訣(二) 11/06/2017 5) 移除障礙 什麼是您潛在客戶的最大拒絕理由? 他們憂慮什麼? 預先想想,並在行銷信中釋除客人疑慮。例如客人擔心品質問題,您便可以指出您曾獲什麼工業獎項,獲得什麼品質認証(ISO9002或QS9000等)。 6) 建立信心 要好好利用電郵行銷信,建立您的專業形象,這是讓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什麼是 SPF? 10/30/2017 寄件人策略框架(SPF)是一套電子郵件認證機制。靠 ISP 驗證您的身份,提升郵件到達率。 簡單來說,ISP 會相信這封信是來自本人,而不是他人偽造您的名字來發送,偏偏這正好是垃圾郵件慣用的技倆。SPF 這套郵件驗證系統可以阻擋垃圾郵件的發送。「垃圾郵件」運作機制是使用看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進一步了解 SPF 10/23/2017 SPF 紀錄看起來像這樣:”v=spf1 a mx -all” 在 SPF 認證中,您可以決定哪一個 IP 與域名可以用您的域名發信,藉此防止垃圾郵件。 假設您透過電郵易發送郵件,若要提升到達率,您需授權電郵易以您的名義寄送郵件。 yourwebdomain.com 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電郵寄出後1小時內開信率最高 10/16/2017 電郵寄出之後1小時內開信率最高、傍晚寄信石沉大海和下午寄信最有可能獲得回應。 電郵寄出之後1小時內開信率最高: 有23.63%的信件是在寄出後1小時內被打開;寄出後2小時的開信率便大幅降為9.52%;6.33%是3小時,4.8%是4小時。 傍晚寄信石沉大海: 如果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採用流量控制減低電郵退回率 10/09/2017 一個非常短的時間 (例如幾分鐘) 爆炸性發送電子郵件到您的SMTP服務器是不受歡迎的。原因是:路由發送電子郵件是一個存儲和轉發 (store and forward) 機制。一封需要進行路由發送的電子郵件會先在你的SMTP服務器存儲,直到它被發送到目標收件人或投遞退回。如果你的目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
確保發送有效的電子郵件 10/02/2017 即使域名是有效並通過郵件 SMTP 服務器發送,收件人的 SMTP 服務器會檢查發送者 (Sender) 是不是從一個有效的域名發出。例如,如果您使用的是電腦內部的 STMP 服務器發送電郵推廣郵件,內部 SMTP 服務器的 IP 可能不會對應為任何有效的域名。在這種情況下,收件... Read More Share Twitter Facebook Google+